图片
说明:本文是阅读《人工智能+教育: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机遇、挑战与重塑路径》(王立辉.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,2024.4)一书的笔记
【摘录】人工智能只是工具,它不能替代人类的思考和创造力。
【思考】人工智能时代,没有创造力可能就成不了真正的人了。因为人工智能机器完全可以取代你。
【摘录】相比人工智能,人的优势是什么?我觉得人的优势在于,我们能够创新。面对新的情况,人不只是依靠以前的方法和模型,而是能够想出新的思路。这种能力和思维的锻炼是分不开的。所以,重要的是教孩子思考问题的方法。
【思考】创新是什么?
创新=思考+想象+行动方法
有思考,才能找出问题,明晰问题,找到创新的基础--出发点;
有想象,才能找出创新的方向,想出突破已有一切的可能的方向;
有行动方法,可能的方向才能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,从而把创新的想象制造出来。
现在的问题是,我们的教育教这些吗?
或许我们要换一种问法:这些能教吗?
前者,导向的是现存教育的变革,通过变革使教育适应新时代。
后者,要求批判现有教育的整体。我们或许需要思考教育的现实,想象一种超越现实的新教育,并找到正确的行动方法把这种新教育制造出来。
也就是说,我们要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!
【摘录】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得学习更加个性化、高效,为传统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。
【思考】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做不了和做不好的事情是什么?这个问题对于教育而言似乎更为重要。
【摘录】教育远不只是记录、分析和表达,也不只是知识的生产、表达和供应,还包括对学生认知和精神层面的塑造等。可以说,人工智能改变的是教育资源的供给方式,而非教育本身。
【思考】教育不仅仅有知识,讲逻辑,更要育情感,树思维、立品德。后者是目前的人工智能所不能的。
情感、品德、批判性思维在可预见的未来,还不是人工智能所能做到的。我们的课堂需要重视这些素养的培育。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